教学机构

动画艺术学院

动画艺术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学校最早成立的学院,动画专业也是学校最早开设的专业。2017年1月,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估报告(2017-2018)》本科专业排名中,我校动画专业被列为全国同类专业第一名。2018年、2019年,本专业连续两年被教育部及社会各界公认的第三方权威评测机构—艾瑞深研究院中国校友会网评价:华亿体育(中国)科技股份公司动画专业在中国艺术类大学动画专业排名六星第一。动画专业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吉林省高校“十二五” 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吉林省“十三五”特色高水平A类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

漫画学院

漫画学院成立于 2015年,是全国第一家单体漫画学院。现有漫画专业,在校学生600余人。学院秉承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关键的教学理念,重视教学质量及文化内涵建设,致力引领和推动中国民族漫画产品及品牌的发展。2017年漫画专业获批国家教育部首批目录外新增专业。

设计与产品学院

设计学院成立于2001年,现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艺术与科技3个专业,共有在校学生1300余人。建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 B 类”1个,建有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一流课程2门。建院至今,已培养了5000余名毕业生,为众多广告设计公司、媒体设计公司、室内设计公司、展览展示公司、建筑设计企业、互联网企业动画、游戏培养了大批优秀创新设计艺术人才,部分已经成为设计界的主力军。近年来,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2%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逐年提高,毕业生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电影技术学院

电影技术学院成立于2021年8月,依托与新西兰媒体设计学院共建的国际影视特效学院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动画专业的建设基础和雄厚资源,经过全面的整合、优化、升级,设置了物理特效专业方向、数字特效方向和虚拟特效方向,下设物理特效系、数字特效系、虚拟影像系、国际影视特效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部)。学院面向电影工业化体系,构建了“基础+实践”的教学体系,推进技术和艺术的全面融合,初步形成教学与产业、市场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面向电影信息化体系,以电影技术支撑影视作品创作,提升电影的视觉冲击力,提升产品价值。学院积极拓展与国内外知影视特效学院、特效公司战略合作,组建了由新西兰维塔公司资深导演、法国专家、香港特效总监、韩国特效师等为核心的国际双师型教师队伍,引进新西兰媒体设计学院等国际院校的专业课程,建立完善并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物理特效、数字特效、虚拟影像专业化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学院搭建了以市场高端影视项目为主体的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行业从业能力,培养了解国内外电影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前沿电影专业技术,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从事数字特效、物理特效、虚拟制片、影视后期合成、数字灯光渲染的高端电影技术人才,助力国家影视产业发展。

民航学院

民航学院是华亿体育(中国)科技股份公司在多元跨界发展战略布局下,瞄准国家和吉林省民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于2017年组建的一所特色学院。学院坚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以及智圆行方、厚积薄发的人才培养理念。按照“七个相统一”的发展目标,即“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统一、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相统一、教育体系与特色建设相统一、教师队伍与使命任务相统一、创新成果与品牌效应相统一、文化建设与民航发展相统一、学生管理与民航管理相统一”,设置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表演(空中乘务方向)4个专业,培养集航空机械维修、航空电子维修、无人机和空中乘务于一体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形成系统化民航教育体系,在校本科生400余人。学院组建了由航空领域专家、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了功能完备、条件优越的1个校内航空实践中心(含7个实验、实训室)、6个校外航空实践基地,与国内知名航空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国标+行标、学历+执照”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和行业的高度认同,毕业生总体对口就业率90%以上,空乘上机飞行率达74%。经过建设发展,已经形成民航专业结构合理、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教学条件配置科学、学生就业渠道畅通的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虚拟现实学院

虚拟现实学院成立于2016年,是全国首家虚拟现实学院,现有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虚拟现实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个专业,在校学生900余名。其中,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吉林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学院建有可视媒体与增强现实技术和3D交互技术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国际交流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始于英语教研室(2000年-2007年)、历经外语教学部(2008-2016年),成立于2016年3月。学院立足学校“国际化”办学理念,形成以“服务学校办学目标,服务院系人才培养需要,服务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特色教育理念;以高水平、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工作重点,坚持以“卓越教学”为目标,致力于外语课程的国际化设计、学校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和学生的国际化发展。学院现有教师50人,下设综合办公室、留学生管理办公室、大学外语教研室、专业英语教研室和雅思英语课程组,承担全校的大学英语、大学日语、专业英语、雅思英语、对外汉语等课程教学,负责学校教师和参加国际考试学生的外语能力培训与提升,国际留学生的管理、学校大型国际活动翻译及国际前沿信息的收集及整理等工作。学院与学校发展同向同行,推进学校健康发展、快速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2018年2月经董事会批准成立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独立设置的教学科研二级机构。马克思主义学院下设6个教研室: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学习筑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学院现任院长为魏英莉教授,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工作经验,致力于持续提升学院的建设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全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宣讲工作,青马社团指导工作,协助党办、学工部、校团委等部门开展党的理论、政策的宣讲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发挥思政课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主渠道作用。近年来,在学校党委和校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注重思政课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教科研能力与水平,按优质课标准进行课程建设,加强思政课队伍建设,狠抓师德师风,努力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要让思政课在最长久的学业陪伴中,对学生产生最持久的“三观”塑造,引导广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把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设计基础教学部

设计基础教学部成立于2016年,成立后主要负责设计学院,产品造型学院,广告学院,影视造型学院的专业基础教学课程,包括专业有:视觉传达/环境艺术/广告艺术/产品造型/工艺美术/服装设计/舞台戏剧美术和影视特效化妆等。我们在注重专业特色培养同时也重视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和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为高年级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室学习奠定坚实的设计基础。

体育俱乐部

为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塑造学生乐观向上、团结协助、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向社会展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风貌、风采,经董事会研究决定,成立华亿体育(中国)科技股份公司体育俱乐部,承担学校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体育竞赛、课外体育活动四位一体的大学体育教育任务。

 

游戏学院

游戏学院成立于2009年3月,开办有数字媒体艺术和新媒体技术两个专业。在校生1600余人,是我国最早一批且规模最大的从事游戏相关专业教育特色学院。建有省级游戏工程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游戏研究院等科研平台。面向游戏产业发展,我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依托我校办学资源优势与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先后被评为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吉林省品牌专业、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也是在全面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新突破。2021年,艾瑞深研究院中国校友会评级为6星专业,中国软科评级“A”类专业。游戏学院毕业生已发展成为中国游戏产业的中坚力量。

电影学院

电影学院成立于2021年8月,由原电影学院和电视与新媒体学院合并而成,下设4部8系1院:电影艺术部(表演系、戏剧影视文学系、导演系、戏剧影视美术系、摄录系)、电视与新媒体艺术部(广播电视编导系、播音与主持艺术系、网络与新媒体系)、基础教学部、项目教学部和电影艺术研究院。学院现有教学空间22000余平方米,拥有剧场、融媒体中心、黑匣子、演播厅、大型模拟实景摄影棚、排练场、舞美制作工坊、录音棚、配音工作站、非线性编辑实训室、摄影暗房、各类实验室及展厅等教学空间,搭建了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160余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26人,高端人才及行业专家30人,形成了一支基本理论扎实、行业领域多元、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培养了近6000名毕业生,各专业就业率均在90%以上。近年来,学院师生艺术创作获奖400余项,呈现出“学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就业对口率高”三大优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未来,电影学院将围绕影视产业发展,强化学科专业建设,本着以德为先,育人为本教育理念,抓好基础教学、通识教育和实践创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围绕电影工业化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为国家影视产业培养更多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文化底蕴深、艺术修养足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文化产业商学院

文化产业商学院是传授文化产业商业化运作之道,研究、讲授商业逻辑、引领和支撑学校各专业群建设,培养满足市场需要、具有当代商务理念的文化产业应用型商业人才的学院。2018年8月与原广告学院合并,成立了全新的文化产业商学院,现有广告学、文化产业管理、市场营销、互联网金融和广告设计五个系。

通识教育学院

为实现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人文底蕴、艺术修养、综合素质、国际视野,充分发挥大学传播知识、增进智能、培养理性、素质育成的作用,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养成丰富健康的人性,在强化专业教育的同时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改革,整合公共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务部的公共选修课程管理职能,成立通识教育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联系我们

中国-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博识路168号

电话:0431-87021917

Top